平均年龄28岁,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南昌大学有个“稻渔工程”团队
【解码“新动力人群”】
5月7日起,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南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
随即,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洪一江教授,便和他带领的“稻渔工程”师生团队,和以往一样奔波于江西广袤的田间地头:
12日,赴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对涵盖“稻鳖”“稻蛙”“稻虾”“莲鳖”“莲鱼”等多种综合种养形式的“蓝色粮仓”示范基地生产工作进行指导安排;14日,赴抚州市东乡区对江西省鑫萱农业开发公司开展泥鳅良种选育及稻鳅共生技术指导……
这个年轻的高校师生团队,打通了从大学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再到市场的学研产用渠道,闯出一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助力扶贫的综合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就在4月29日,这个平均年龄28岁的“稻渔工程”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1.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4年前,也是在5月,以首批国家卓越农林计划水产养殖专业师生为主体的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成立。
“以前,有农户自发在水稻田里养鱼,种养面积不大,效益也不高。但我们觉得这种模式很好,生态、优质,也符合人们对现代农业的新期待,可以试试看,于是就组织相关专业师生一起开展研究。”洪一江说。
4年里,“稻渔工程”团队依托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在稻田里进行水产养殖,让水稻与水产、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构建稻渔生态循环系统。
经过无数次实验,他们在稻鱼共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集成、创新、示范和推广了“稻虾”“稻蟹”“稻鳖”“稻蛙”“稻鱼”和“稻鳅”等6类12种国内领先的典型模式,创新“八字经”种养法,实现了在亩产“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同时,亩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50%以上的重大突破。
事实证明,“稻渔工程”团队研究推广的这种稻渔种养技术,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并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2018年,团队获批“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井冈山绿色生态立体养殖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以“稻渔工程”技术应用于井冈山地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井冈山禾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济效益提高了150%。团队负责人俞晟说:“稻渔工程模式在井冈山地区的示范推广成效明显,去年水稻没收割就被人预订了,大米卖到每公斤近20元,甲鱼也被抢购一空,卖到每公斤200元。”
“创新是一种能力,是产生新想法、新事物或新理论的能力。”洪一江说,“怎样获得和提升这种能力?只有实践,不停地实践,不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现场。”
2.做好稻田里的大学问
在洪一江看来,广袤的大地既是提升他们专业教师与研究人员素质和发挥技能的舞台,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必须下到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稻田里也有顶天的科学问题,教师不能在黑板上告诉学生‘农民需要什么’,关起门来搞研究不是团队的初衷。”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的学生们构建起“新青年讲习所”模式,跟随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科技特派团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考察调研,对当地土壤、气候、水质各方面进行分析,因地制宜为不同地方推选最适宜的种养产品。
实地举办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召集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把“养什么、怎么养,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说清楚、讲明白,是“稻渔工程”团队师生们的常规工作。培训结束后,师生们往往还要和农民吃住在一起一段时间,及时跟进培训效果,实地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青年大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跟着老师把技术知识传授给农民;另一方面,接受农民艰苦奋斗、真诚朴实的精神教育,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三者并重的实践育人教学效果。团队成员、南昌大学“水产卓越班”2016级学生吴流政说,他跟着老师推广“稻渔工程”,到农村养殖企业参与实践,在那里把学到的理论真正在实践中学习,夏天早上四点多钟起床下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来,虽然辛苦,但在现场学习时能够得到老师不断指导,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很有成就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提升。